今年以来,中金港股市场表现活跃,南向年内行业轮动明显,累计流入受益于流动性充裕。超万我们在先前的亿港元报告中探讨了港股资金结构与未来趋势。影响港股资金的中金几大因素中,南向资金发挥了关键作用,南向年内而海外资金并未大幅回流。累计流入展望未来,超万考虑到金管局需要继续收紧资金以维持港元汇率,亿港元南向资金的中金重要性将愈发凸显,具体表现为:1)南向资金成交占比上升至35%;2)外资未大幅增配,南向年内低配比例增加。累计流入
截至目前,超万南向净流入规模已达7974.5亿港元,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8,078.7亿港元的流入总规模。根据资金属性分析,
1)主动公募基金的港股持仓比例从去年的25.8%上升至32.5%。目前该类基金总规模约为1.55万亿港元,自年初以来对港股的投资增加了约1,000-1,200亿港元,考虑到价格因素,净增量约为850-1,050亿港元,贡献南向流入约10-15%;
2)整体公募基金的港股持仓比例从30.5%上升至39.8%,总规模约为2.62万亿港元,港股配置增加约2,500-3,000亿港元,预计净增量为2,200-2,800亿港元,排除主动公募后,ETF类基金的净增量贡献约25-30%;
3)剩余资金结构更为复杂,保险资金稳步买入银行股,此外还有15-20%的个人投资者及私募基金直接参与港股通。
总体趋势显示,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虽升至32.5%,但在南向资金中的占比却降低。
截至二季度末,内地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数量为4,048只,总资产2.62万亿人民币,比一季度增加152只,规模环比增长1,532亿,分别占全部非货基和总资产的29.9%与13.1%。其中,主动偏股基金数量为2,200只,总规模1.56万亿人民币,增长326亿人民币;港股ETF规模已达3809.3亿人民币,增长16.7%。新发公募基金数量明显加速,特别是主动偏股型基金,以65只的新发数量和335亿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尤为显著。
其次看持仓情况,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市值为7,343亿人民币,较一季度增长12.8%。现整体港股持仓占比达到39.8%,创新高。与此相比,二季度恒指和MSCI中国涨幅较小,分别为0.8%与4.1%。
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中,二季度港股持仓达到4,379亿人民币,增幅仅为6.5%。虽然港股仓位仍小幅上升至32.5%,但在南向中的占比从9.7%降至9.2%,表明主动基金并非南向资金主力。被动ETF持仓市值增长近17%,表明个人及通过ETF配置的机构投资者贡献明显。
行业配置方面,医疗保健与金融是最受关注的领域,而零售与媒体娱乐则出现下滑;生物医药、银行与保险行业的市值占比提升尤为显著。相比之下,可选消费如零售、媒体与娱乐等下降幅度最大。
在个股层面,头部集中度明显下降,信达生物、三生制药和泡泡玛特的增持表现突出,而阿里巴巴与腾讯则相反。持仓集中度方面,前3大重仓股占比29.9%,与一季度相比下滑了8.9个百分点。
展望未来,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或将超万亿港元,确定增量为2,000-3,000亿港元。当前南向资金日均流入69.7亿港元,已接近去年整体水平。预计在维持现有速度下,总量可能逼近1.5-1.6万亿港元,但若要实现则困难较大。
市场方面,近期市场突破向上发展,投资者关心这一突破的持续性。驱动本轮上涨的因素主要有:互联网的反弹和周期品的推动。整体来看,当前的风险溢价已经降低至5.6%,较早期高点有所下降,但老经济板块情绪更为亢奋,值得关注。
那么该如何进行配置?我们建议在底部买入而非追高的策略下,1)从短期透支的银行转向保险;2)从新消费切换到AI应用、机器人等领域,保持长期逻辑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三季度可能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压力,加上外部美元环境影响及供给压力需密切关注。
图表1:5月初Hibor大幅下行,港股微观流动性极度宽裕
资料来源:Wind,EPFR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2:主动外资对中资股配置较基准低配1个百分点
资料来源:Wind,EPFR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3:南向成交占比已达到35%
资料来源:Wind,EPFR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4:可投港股的内地公募与其他公募基金数量与规模一览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5:截至2025年6月30日,可投港股的内地主动偏股型基金共2,200只,总规模1.56万亿人民币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6:截至2025年6月30日,可投港股基金数量4,048只,总规模2.62万亿人民币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7:截至2025年6月30日,内地公募港股持仓持续提升,2Q25港股持仓占比达到39.8%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8:截至2025年6月30日,2Q25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4,379亿人民币,占基金股票持仓提升至32.5%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9:截至2025年6月30日,内地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整体南向的比例为15.4%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10:截至2025年6月30日,银行与保险等金融板块处于2021年以来配置高位,能源、房地产与公用事业等处于低位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11:截至2025年6月30日,当前港股风险溢价ERP已经到达5.6%的低位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12:截至2025年6月30日,2Q25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占公募港股投资行业比重大幅上升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13:截至2025年6月30日,2Q25前10大港股持仓市值占前100只重仓港股市值的58.7%
资料来源: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图表14:乐观情形或达到26,000,但需要更多催化剂
资料来源:Bloomberg,Wind,中金公司研究部
本文转载自:“中金点睛”微信公众号;XM外汇官网编辑:陈筱亦。